有序是困难的——笔记分类
系统倾向于混乱
“熵”这个描述混乱程度的物理学概念大家应该都了解,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推出“一个孤立系统的倾向于增加混乱程度”。如果我们要“让一个系统变得更有序,必须有外部能量的输入”。
我们所使用的笔记系统也可以视为一个孤立的系统,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往笔记系统中增加信息,这个系统必然越来越加混乱和臃肿。如果需要让笔记系统有序,则需要使用者自身付出心力去维护,也对应着“外部力量”。
增加信息的动作有很多,例如印象笔记的剪藏网页、微信端的一键收录、Read it later(稍后阅读)和一键创建时间戳卡片。这些动作都是将信息从外界收入到我们自己的笔记系统中,这时的笔记都处在inbox(待处理)的状态中。
如何处理inbox中的笔记
处理inbox中的笔记有许多的方法:
- 有些是直接存档,需要时直接依靠检索找到该笔记。
- 有些是进行分类,放入对应的文件夹中。
- 有些是贴上标签,用多个标签去标记这条笔记。
- 有些是阅后即焚,放入回收站中。
- 有些是永不处理,最后形成了笔记的坟墓。
分类法
关于标签分类笔记,许多印象笔记的使用者和培训师已经给出了丰富的教程。标签也可以归于一种分类法,但是有区别于文件夹,标签显得更加灵活,例如可以通过对标签进行“与”和“或”的运算。但在文件夹法中,一个文件一般只能位于一个文件夹中,如果位于多个文件夹就会产生冗余和修改困难。
相关的笔记分类法有如下几种:
- IMF笔记法:可见 https://forum.obsidian.md/t/imf-v3-soon-to-be-known-as-the-lyt-system/390?tdsourcetag=s_pctim_aiomsg
- 卢曼笔记(zettelkasten,知识卡片法)
- PARA(Tiago Forte):中文材料可见 https://sspai.com/post/61459
- INK笔记法
- 杜威编码系统分类法
- 子弹笔记
- 一元笔记法(参考(日)奥野宣之的《如何有效整理信息》)
- Evergreen notes:可见 https://notes.andymatuschak.org/Evergreen_notes
本节参考了ob教程库中的“01 笔记方法”
两条建议
- 多去实践,实践出真知。上述罗列的分类法只有你自己真正实践后才能知道适不适合自己。
- 警惕路径依赖。一般而言,要从一种分类系统转向另一种分类系统是非常困难的。例如要将印象笔记中的所有笔记转向obsidian。
这两条建议可能是相互矛盾的,你要先去实践才知道哪种系统适合你,而当你了解到适合你的系统时,你的笔记可能很难转变过去了。
个人的体会
从我个人的角度,要保持一个系统的稳定、高效、可靠是很困难的,不是仅仅依靠软件就能达成。以文献系统为例,我们大多被建议使用一些文献管理软件来帮助我们管理所读的文献。但是仅仅依靠文献管理系统还是不足的,因为管理软件获取的文献基本信息可能有误,此时还需要你人工进行校正。至于文献的分类又是一个大学问,特别是在Endnote没有无限层级的文件夹功能,如果将一篇篇文献归位,又如何能在你需要时轻松找到,是非常考验使用者的。最后,当年要引用文献中的某句话时,你又需要手动去标记出处。
当然,上述的问题可能可以通过更换其他文献管理软件来解决,例如:
- 使用zotero来解决多文件夹缺失的问题,群友Zplusless还设计了一款将zotero与obsidian连用的Quicker动作来解决引用问题(具体见之前的微信文章)。
- 使用Citavi来解决上述问题,但是免费版的Citavi只能保存100篇文献,要付费的话就需要699元(正价)。而且citavi目前只有Win端的软件。
或许你发现了其他软件可以解决这系统中的问题,但以往技术的路径依赖可能又让你无法放弃旧的技术。例如,我已经在许多纯文本中使用了Endnote的永久引用,这个格式只有使用这个Endnote的库才能继续维护,除非我将过往的文件全部重新插入新的文献引用符号。
结语
笔记系统如一个数字花园(Digital Garden)。花园中有美丽的鲜花,也难免有杂草。如果我们不精心打理,随着时间的流逝,花园中必然会杂草丛生,信息的冗余必然会掩盖掉我们真正需要的信息。但打理花园又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,有流水线般的流程,这份努力不可缺少。
本文不足
本文是一篇即兴所写的短文,主要是罗列一些信息,难免有所不足,特别是
- 不清楚对于inbox中的笔记还有什么处理方式
- 对于分类法没有全面的概述,只是交流一下我所知道的一些方法
- 不清楚是否存在一款软件能不依赖人的努力,自动能解决笔记系统走向混乱的问题
大家对本文有不同的见解,也请欢迎留言,以让更多人了解到相关知识。本文也将在本人的Github博客上进行后续的更新。